周五聽到了來自警大教授對於美國重返亞洲的企圖與決心,以及中國對此的因應。

聽完想起另一門課期中考入題的John Mearsheimer 所著的《structural Realism》提到的Offensive(攻勢) & Defensive(守勢) realism,果然一絕。

依照John的論述,國家如果尊崇攻勢現實主義,那麼將致力追求權力極大化,並且努力成為地區霸權(rigional hegemon),以此來謀求生存的最大可能性。但此時守勢現實主義卻告訴我們如若過度追求權力,將導致鄰近國家的恐懼,他們將組成聯盟與之抗衡(balancing),致使國家能節制其追求權力之欲望。

對照兩周前來自政大教授對於習近平─中國夢的介紹與闡述,還有周五演講時老師敘述,中國對於核心利益絕不妥協,美中雙邊關係套入John之論述,相映成趣。

可以看見美國重返亞洲就是為了達成rebalancing的作用,即使沒有明白針對中國,但是意味濃厚。

再加上中國鄰近國家日本與南韓也動作頻頻,這都顯示出中國崛起已經讓他國啟動守勢行動,希望能夠降低中國之威脅。這些都是守勢主義上的實際運用。

另一方面,中國也相當清楚說明對於中國的核心利益絕不妥協,這也表示中對日和韓方等的領土與海域糾紛是不會輕易落幕,至於核心利益不會妥協是否等同於中國試圖擴展權力,成為地區霸權,雖然我並沒有如此肯定,但是從演講中的PPT顯示的戰略位置,我想這也逐漸的明朗化。完全屬於攻勢現實主義應用。

從亞太的情勢來看,這就像是攻勢與守勢的互相抗衡,可惜的是John並沒有描繪出解決的模型,無以參照,但是周五老師曾經提到因為全球化下自由貿易的依存度過高,應該是不會輕易的挑起爭端,而兩敗俱傷,但是我想這就必須看國家是否能保有理性決擇,能夠在兩者之間充分衡量,如若未考慮周詳,決策者產生失誤,這可能是另一個大災難開端。

文章標籤

左手心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為學校分配到的預算又縮減,所以我被分配到的班又減少了,等到上班的日子,我們總會化身為無所不能的超人,從掃地拖地、遞送公文、文書處理到辦活動時還得當上幹部,我們可謂無所不包。然而,這些付出卻未能反映在薪資上頭,是阿!我們是「低價勞工」。

你可以說年輕人就是需要磨練、多做一下又不會死,這樣出去找工作才有競爭力,曾經,我也都相信,相信這個社會會因為你的能力高低給你應得的薪酬。但是轉念一想,真的是這樣嗎?當在學校時,因為你是學生,所以你領低薪;當你出社會時,因為你是新鮮人,所以你領低薪;當你工作幾年後,因為社會大環境不好,所以你應該共體時艱,領低薪;到了你要退休,因為政府社會保險有倒閉危機,所以你連退休金都得領少少的。試問,這是甚麼莫名其妙的狀況?

台灣人才為甚麼會流失?因為實際所得根本不足以反映其能力所應得得報酬,更甚者能夠支撐一個人的生活。

所以有越來越多人往新加坡流動,只不過那又是另一段悲歌的前奏,新加坡將人力分級,「台勞」過去也未能有合理的報酬與待遇,只是在另一個海島上繼續無依漂流。

政府說好的保障人民工作權在哪裡?

如果我們永遠相信「能力=薪資」這樣的藉口,我們的權益就這樣一一被折損直到全數消失,政府都是這樣作為,你怎麼能妄想企業能夠給予員工合理的薪資給付呢?別傻了!相信能力會反映在工資上的人們啊!

深深覺得現在的政府是被動的,不願意去考量人民的狀況,不願意為人民多做一點,統獨的議題消耗了這個國家的內政治至少八年,可以停止內耗嗎?有更多民生議題,需要政府去看見,重要的是還要去有效率且確實解決。

請政府帶頭給予我們合理的薪資,給予企業良好的示範,讓我們的能力可以更積極地發揮!

 

文章標籤

左手心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妹初五收假回工作崗位,馬上又開始想念起家裡,吵著要回家,不想待在外地工作。

也真是難為她了,20歲的年輕人,雖說成年,卻也還沒真的長大。

同樣的,當年大姊更早,在18歲的年紀就到了北部工作,又是在相當高壓與繁忙的環境之中。

真的該為家中這兩位女孩致上深深的敬意,哪像我到現在還是在同一個城市念大學><

從古至今似乎有一個定律,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機會,就得必須向更遠的地方前行。

於是乎我們期待長大、期待可以向外出走的那一刻早點到來,然後提起行李越走越遠...

但是初出家門的那段陣痛期,鐵定是十分難受與煎熬的吧?

為了更好的機會,離家更遠,離家更遠,更想念「家」。

這是我們都必須面對的宿命嗎?

機會與家之間一定得隔了一大片汪洋?

誰 能來為我們作出一個「安心」的擬答?

 

天底下為機會打拼而離家好遠的人們。

文章標籤

左手心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